開學近兩個月,來寫一下心得。
週一到週五上著商學院(B-School)的課程,以及待在國外學校的英文環境(雖然在新加坡十分容易找到講華語的人們,偶爾迸出的福建話更是倍感親切),幾乎每天都感覺到自己的成長,畢竟起始點實在太低了,近三十年早已經習慣中文的環境,現在要馬上跟一群母語是英文的人朝夕相處,是滿滿的壓力。
還記得在第一個月,開始感覺到語言有些許進步,但就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途中,又會感覺到侷限。
過來人表示,一個月、三個月是分水嶺,但儘管抵達語言進步的分水嶺,卻還是不夠。

作為一個沒有商學院背景的傢伙,坐在教室中聽Accounting跟Finance,唯一的娛樂就是用來計算存款利率、貸款利率以及股票債券。另外則是Negotiation這種很吃溝通能力的課程,以及討論各種理論框架的Strategy課程,上起來會更加吃力一點。
其他時間則是Networking、Coffee Chat這類的活動,以及上台Pitch的訓練,如何把自己過去的經驗與未來做連結,好好地講一個故事(in English)。
但比起故事,更多的是要怎麼把自己作為一個商品、好好賣出去。
回頭望去,講好聽一點是斜槓(Slash)的經驗,以及當了幾年記者的經驗,坐實了「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」這樣的話,也的確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能夠拿來說嘴的經驗。但用最簡單的英文,跟外國人說起曾經訪問過的故事,總是收穫許多肯定。也許自己不是這樣一事無成的吧。

Enjoy your day. Just keep in mind.
不管英文再磨人、自我感覺不良好,很多時候,在課堂上無法好好說明自己想法,或是無法有效消化學到的東西,回到家以後只想好好躺著耍廢。被直指出文法的錯誤,或是可以更有自信、多練習一點,都成了每天前進的動力。
所以,到目前為止的感想:划算。
畢竟教的東西我都沒學過呢。還可以順便學好英文學法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