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暗裡

幼獅文藝 / 2021年9月號


前些個月,曾參與了一次線上聚會,會中有著未曾見過的陌生人以及曾見過幾次的人,約好時間、在同一個晚上,聊著彼此的經驗數個小時,彼此陪伴,訴說世間他人大多所不能理解的生命經驗。儘管接續話語的人總是存在,但偶有幾段空白時刻,在一次話題的停滯中,我打開了麥克風,提到自己好像不甚害怕黑暗了,雖然我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為何就岔出了這個話題,我想應該是為了填補對話的空白而下意識提出了。

那是在一個依舊居於南方城市的夜晚,我略嫌奢侈地住在一整層的大樓裡,雖然,獨居的自己只用得上三房中的一房,其他兩房都是放著準備儲存進去倉庫的物品,從上個住處搬運而來,有些就這樣擱置在紙箱中,毋須打開,或者是並不想打開,其中,放在臥房之中的都是最低限度的生活用品。一晚,隨著日光逐漸消失,生理時鐘也逐漸趨於安靜休憩的狀態,關上電視,我離開客廳,回到臥房中準備盥洗、休息,步入房間時,卻沒下意識按開房間電燈的開關,就這樣關上了房門,走進一室的黑暗之中。這棟大樓有著美好的棟距,因為是重劃區、仍在發展中,幾乎都是新成屋的街區,也少有低矮的透天厝,此處尚未蓋起密密麻麻的建物,未開燈的房間不會有著鄰戶的光害妨礙,街燈也尚未亮起,能從房間窗戶透進來的光線十分有限。隨著時間已經入夜,日光早已經沒隱在地平線下,房間周邊的牆就像是噬盡光線的海綿,反射不了一絲光線。

我在那一室黑暗中,卻感覺安全。

不再有著對於黑暗的恐懼,也或許是房間中停滯的空氣帶來不了一絲危險,視覺在此暫時退居其次,也沒有任何聲響,最多就僅是嗅得房間中熟悉的氣味,那個氣味揉和著陌生的傢俱、新購入的洗衣精香氣、穿慣的衣服透出的香氛,以及一部分從上個家帶來的熟悉的氣味。這體驗與冥想有幾分相似,無需閉眼,就能專注於所處的位置。於黑暗之中,彷彿就能聯繫那些日常無法察覺的存在,若是真有維繫另一個世界的存在,或許我就能見到那些逝者,當然,也包括了母親,那時其實距離她的離開還不到半年,儘管若以最好的狀況來講,她早已經不該在這世界迴盪,而是抵達更加遙遠的地方,只是誰也不知道究竟在彼方究竟是什麼模樣。

因此我坐在那片黑暗中,等待著可能的觸碰,心想若是有什麼冰涼的觸感,也無所謂。

不知道持續了多久,也無從看起時間,體感像是過了許久,但始終、那觸碰卻從未到來。

我起身開了燈,將自己從黑暗中抽離,返回這個所謂生者的世界。

而今,身處於另一座城市中,街坊巷弄間雜著數不盡的數十年公寓大樓,較為低矮的樓層受到遮蔽是應當的,幸運的是我身處的是仍擁有陽光照映的空間,代價是就算深夜裏關上了燈,相鄰大樓的燈火依舊會透入房間內,加以偶爾傳來不知道哪層樓的跳動聲音,使整棟大樓為之共振,同棟樓的大家陪伴著彼此的居家運動時刻,稍早的固定時間響起的垃圾清運廣播,除卻音樂,還有著里長的提醒,要人記得消毒、打疫苗,以具有節奏感的聲音植入腦中。大多時間,居住的空間也都是開著電燈,儘管關上了客廳與走道的電燈,晚上十點後已經預備休息了,但鄰房的室友到那時可能都尚未下班,常常是意識朦朧時,才聽見開門以及洗漱的聲音,因此這個地方從未真正黑暗過,就連幾次輪流停電時,都是幸運、未曾輪到的組別。

必須承認,我依舊想念那片令我感覺安全的黑暗,偶爾也會故意不開啟房間的電燈,但那黑暗都不像是那夜的黑,依舊有著窗外透入的光線,呈現出房間中物體的輪廓線,或附著於延長線上微弱的亮光,冷氣的溫度顯示儀。這大概是自己作為生者的依戀,始終延續著,期盼著哪一天能夠與思念之人的再度相逢。

接續在我之後,有人也按開了麥克風,做出了回應,說他也是,或只是輕輕一聲「嗯」,儘管只是這樣一聲簡單的話語,沒有打開視訊鏡頭,許多畫面的一端也是一片黑暗,卻讓人感覺不那麼孤單了一點。


(2021.09 / 美國聖塔菲Santa Fe)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